<form id="znvfx"><form id="znvfx"><nobr id="znvfx"></nobr></form></form>

      <form id="znvfx"></form>

            <form id="znvfx"><nobr id="znvfx"></nobr></form>

            蘇州三天兩晚親子游

            admin 2019-05-27 16:28

            夜宿錦江之星留園店{蘇州火車站乘坐地鐵2號線到石路站下(1號出口)步行至酒店僅3分鐘;下火車存放行李之后逛山塘街}

            吃完晚飯,步行從七里山塘入口處進去,地面是斑駁的石板路,你可以參觀如下景點:山塘老街(北浩弄至新民橋段)、蘇州百年商會博物館、紹興會館、古戲臺、安泰救火會、江南成衣館、玉涵堂(吳一鵬故居)。 后續的道路就是最原始面貌的山塘街了,七里山塘是當時任蘇州刺史的白居易主持修建的,為了便利蘇州水陸交通,開鑿了一條西起虎丘東至閶門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稱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長約七里,叫“七里山塘”。夜晚的山塘街。

             

            蘇州三天兩晚親子游

             

             

             

             

             

             

             

             

             

             

             

             

             

             

             

             

             

             

             

            貓的天空之城

             

             

             

             

             

             

             

             

             

             

             

             

            DAY2:2014.07.26

            早上可以起早一點,看看清晨的山塘街,路上行人很少,別有一番滋味。一副江南水鄉的畫卷映入眼簾,慢慢欣賞吧。

             

             

             

             

             

             

             

             

             

             

             

             

             

             

             

             

             

             

             

             

             

             

             

             

             

             

             

             

             

             

            主人公來了……

             

             

             

             

             

             

             

             

             

             

             

             

             

             

             

             

             

             

             

             

            山塘街白天夜晚對比圖。

             

             

             

             

            吃完早飯,步行回賓館,打包好行李寄存與前臺。走路去留園。留園給人的感覺是小家碧玉,掩藏于巷子深處,耐人尋味。細節做得非常到位,古樸親切,使人很容易就愛上它。

            留園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其建園之初,在明萬歷年間,前身叫做東園;清朝的時候到了吳縣人劉恕手里,漸漸成了規模,這時候園名還不叫留園,而叫寒碧莊。再后來由于兵燹,毀得也差不多了,直至清同治年間,有個常州人叫盛康的得之,加以修葺經營,因以前的園主姓劉,“盛康襲其音易其字”,改名為留園。盛康死后,其子繼續經營,名聲越來越大,成為了“吳下名園”。

            留園門票:55元 開放時間:7:30---17:00

             

             

             

             

             

             

             

             

             

             

             

            鎮園之寶1 天然的大理石

            出產于云南點蒼山的“雨后靜觀山”大理石直徑一米左右的大理石,厚度卻僅有15毫米,大理石上群峰起伏,瀑布如簾,天空中雨止風行,月兒在云中朦朦朧朧,別有一番詩情畫意,這是自然形成的一幅山水畫。

             

             

            鷹犬斗

            主人希望后世子孫能夠像鷹一樣展翅高飛,像犬一樣忠實朝廷。

             

             

             

             

             

             

            鎮園之寶2:冠云峰

            所謂冠云峰,并不是山峰,而是一座太湖石。園林中石峰極多,姿態并不相同。這座冠云峰據說國內第一高,而且姿態美妙,有極不簡單的來歷,是宋徽宗時的舊物。宋徽宗是個出色的畫家,也是個有名的糊涂皇帝。他呢,好大喜功,想造一座叫“壽山艮岳”的皇家園林,就像現在造政績工程差不多的,叫手下到處搜集江南的奇花異草和湖石名峰,勞民擾民,弄得天怒人怨。這座冠云峰被杭州官府搜集到,打算送到開封去討皇帝歡心的。不待成行,這座冠云峰就留在了杭州。后來被輾轉被石康購得,擺放在此。

            它齊集太湖石“瘦、皺、漏、透”四奇于一身,瘦,石身高瘦苗條,當空直立;皺,石身歷經滄桑,表面凹凸起伏,猶如人身上的皺紋;漏,石身上脈絡貫通,洞洞相通相連;透,石身玲瓏多孔,能透出光線。

             

             

             

             

            注意一下臺階,三個臺階,如果你一肢跨過去話你會一步登天,二步的話你會平步青云,三步的話你會連升三級。

             

             

             

             

            映日荷花別樣紅

             

             

             

             

             

             

             

             

             

             

             

             

             

             

             

             

             

             

             

             

            主人公來了……

             

             

             

             

             

             

             

            從留園出來,步行去西園寺。

            西園寺位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西園弄18號,別名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創建于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4)始名歸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歷史,現存建筑為清代重建,寺內五百羅漢堂為中國四大羅漢堂之一,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西園寺的環境個人認為非常好,古木蒼天,綠意盎然,頓時覺得涼爽不少。大殿內的五百羅漢栩栩如生,雕工精美。鬧中取靜,是個禮佛、凈心的好地方。

            放生池中的魚兒,烏龜使人駐足。鴿子在草坪上慢慢地走著,中午時分,還有師傅前來給鴿子喂食,有興趣還可以和師傅一起喂食鴿子。

            西園寺門票:25元 開放時間:7:30~17:30

             

             

             

             

             

             

             

             

             

             

             

             

             

             

             

             

            一定要去抄經堂,抄上一段或一篇心經。感覺很幸福,只是慢慢的寫字而已,可以用毛筆抄經。

             

             

             

            吃過午飯公交去虎丘。

            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葬其父于此,葬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山高約36米,古樹參天,山小景多,千年虎丘塔矗立山巔?;⑶鹨劳兄忝赖木吧?,悠久的歷史文化景觀,享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蘇東坡說過:“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門票:80元 開放時間:07:30-18:00

             

             

             

             

             

             

            云巖寺塔現殘高48米,為八角仿木結構樓閣式七層磚塔,是江南現存唯一始建于五代的多層建筑,腰檐、平座、勾欄等全用磚造,外檐斗拱用磚木混合結構?,F塔頂軸心向北偏東傾斜約2.34米,據專家推測,因塔基巖在山斜坡上,填土厚薄不一,故塔未建成已向東北方傾斜,但斜而不倒屹立千年,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雖然站在塔內看不出有任何傾斜,但是如在塔內放一個球形物體時,可發現物體朝東北方向滾動。二山門為元代建筑,其結構尚承襲了宋代建筑的特色。脊桁為兩段圓木相接而成,故俗稱“斷梁殿”。其門扉、連楹、屋頂瓦飾及部分斗拱雖經后世修補,但仍保持了元代風格。

             

             

             

             

             

             

             

             

             

             

             

             

             

             

             

             

             

             

             

             

            萬景山莊匯集蘇派盆景之精華,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畫。

             

             

             

             

             

             

             

             

             

             

             

             

             

             

             

             

            主人公來了……

             

             

             

             

             

             

             

             

             

             

             

             

            游完虎丘,坐船回七里山塘。船票:50元/人

             

             

             

             

             

             

             

             

             

             

            下游船,步行回賓館。打車去城市快捷酒店觀塘街 地址:蘇州 姑蘇區 白塔東路266號 ,近園林路 打車費:18元

            夜晚下雨,原打算夜逛平江路計劃取消。

            DAY3 :2014.07.27

            下了雨,早上空氣清新不少。

            平江路步行街。

             

             

             

             

             

             

             

             

             

             

             

             

             

             

             

             

             

             

             

             

             

             

            坐公交去北寺塔。古色古香的公交站臺。

             

             

            北寺塔門票:25元 開放時間: 8:00-18:00

            北寺亦稱報恩寺,是蘇州最古老的佛寺,距今已有1700多年。始建于三國東吳赤烏年間(238-251 年)。相傳是東吳孫權的母親吳太夫人舍宅而建。古稱通玄寺,唐初改稱開元寺,五代后周顯德年間(954-960年)易名為報恩寺。北寺塔巍然聳立蘇州市城北人民路東側,是一座典型的磚木結構樓閣式佛塔,在蘇州諸塔中尤稱雄偉,歷來是蘇州的一個重要標志。(百度)

            門上方懸掛的“北塔報恩寺”匾額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題寫。

             

             

            報恩寺最初是孫權為報母恩所建,在進門入口處的北塔勝跡牌坊正面便有知恩報恩四個大字,一般進來的人都是為求父母家人保平安的。

            該塔始建于南朝梁代(502年-556年),南宋紹興二十三年(1153年)重建,以后歷代也經過多次修治。塔九層,規模宏大,重檐覆宇,塔高76米,為江南第一高塔。

            向上仰望只見寶塔九級八面,高不可測。一般古塔都是七級浮屠,而北寺塔為九級,聽到導游說這是象征著孫權作為帝王的九五之尊。

             

             

             

             

            走進孫權所建的報恩寺,迎面而來的是一尊笑口常開的彌勒佛,而他身后站的則是韋駝菩薩。這是寺里唯一 一尊未經開光的佛,可以拍照留念,其余殿內的佛像都是開過光的,最好不要拍照。

             

             

             

             

            站在北寺塔上,可以鳥瞰蘇州城,古城風景全在腳下。蘇州“水陸相鄰,河街平行”的風貌清晰可辨。

             


             

             


             

             


             

            北寺塔的正殿是七佛寶殿,與別的是大雄寶殿不同。導游說里面的觀音是男的,是全國唯一的戴帽子的男觀世音菩薩。

            位于塔東的不染塵觀音殿,俗呼楠木觀音殿,始建于南宋紹興二十三年,現存殿宇為明萬歷四十年(公元1612年)時重建,是蘇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殿為重檐歇山造,面闊五楹,進深五間,內四架,前置檐廊,檐高7米,四周檐柱為抹角石柱,內柱用楠木。 楠木歷經千年不腐不蟲。
            室內有數十幅畫工精細、色彩調和、風格獨特的彩繪。

             

             

             

            參觀完畢,步行去蘇州博物館。

            人太多了,排了很長的隊,果斷放棄參觀。

            園林博物館,喜歡園林建筑的朋友可以參觀學習一下。免票的。

             

             

             

             

            拙政園

            門票:90元 開放時間:7:30----17:30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合稱為中國“四大名園”,被譽為“天下園林之母”。明武宗正德四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而還鄉,以大弘寺址拓建為園,借西晉潘岳《閑居賦》“拙者之為政”句意,自我解嘲,取名為“拙政園”。王獻臣死后,他的兒子以拙政園為賭注,一夜之間輸掉了。自此拙政園400余年來,屢易其主,歷經滄桑,幾度興衰。

            拙政園與蘇州其他古典園林一樣,是典型的宅園合一。拙政園的花園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園林設計以水池為中心,亭榭樓閣臨水而立,倒映水中,相互映襯。

            因為游客如織,所以完全可以在旅行團邊上蹭聽,跟著導游一圈走下來,然后再對自己感興趣的景點再回頭去品味,絕對是值得借鑒的方式。

            拙政園的大門

             

             

             

            經過拙政園的墻門和"通幽""入勝"腰門,我們就來到了拙政園的東部。東部花園的南部有一座三開間的堂屋,名為"蘭雪堂"。"蘭雪"兩字出自李白"春風灑蘭雪"之句,象征著主人瀟灑如春風,潔凈如蘭雪的高尚情操。中間屏門上有一幅漆雕畫,是拙政園的全景圖。

             

             

            這座石峰叫做"綴云峰",像一個巨大的屏風,擋住來賓們的視線,這種"開門見山"的造園手法,被稱作為"障景",起著引人入勝的作用。

             

             

            明代崇禎年間,刑部侍郎王心一買下東部后,建造"歸田園居"。園內有山島、荷池、松岡、竹塢,好一派田園風光。 拙政園的東部主要景色,除了"蘭雪堂"外,還有"秫香館"、"天泉閣"、"芙蓉榭"等。

            "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邊上的水榭。榭,是蘇州園林建筑中的一種類型,造型輕巧,建在水邊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此圖來自網絡)

             

             

            "天泉閣",矗立在一片翠綠的草坪上,攢尖戧角,重檐八面,在藍天白云下顯得格外醒目。相傳,這里原來是元代大弘寺的遺址。筑園時,在寺井上造了"天泉閣"。(此圖來自網絡)

             

             

            "秫香館",顧名思義,就是觀賞稻麥飄香的地方。明代"歸田園居"的主人在園林內造有秫樓,"樓可四望,每當夏秋之交,家田種秫,皆在望中。"現在見到的"秫香館",其主體建筑是60年代重修拙政園時從東山搬遷而來,體型偏大,與原景略有不同。

             

             

             

             

            我們去 "秫香館"的時候,館內正進行蘇繡展覽。

             

             

             

             

             

             

             

             

            雙面繡,技藝高超。

             

             

             

             

            拙政園東部和中部,是用一條長長的復廊隔開的。走廊的墻壁上開有25個漏窗,就像精雕細作的剪紙圖案,鑲嵌在長長的畫軸上面。

            隨著漏窗花紋的更換,園內的景色也在不斷地變幻。這種現象,稱作"移步換景"。如果您再仔細看一看,漏窗上不同的圖案,所表現的都是水波紋和冰棱紋,池中歡快的漣漪疊印在窗上凝固的波紋上,更加渲染了蘇州水文化的氛圍。

             

             

            廊檐上的地磚都是“人”字形,古代是男子走的,女的不能走,是以為人上之人。新時代男女平等,女子也可以走在上面了。

             

             

            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間范圍比較逼仄。但造園家以高大的白墻作底,建了一座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從,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猶如水榭,兩側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開,似廊又非廊,主亭發兩只戧(qiang),副亭發一只戧。

             

             

            站在倚虹軒旁,向西眺望時,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這里池面寬廣,景色秀麗。細心的朋友們還可以發現,在亭臺樓閣之旁,在小橋流水之上,在古樹花木之間,屹立著一座寶塔,給人以一種"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這一借景手法,運用得很成功。

            這個塔就是我們前面說過的北寺塔。

             

             

            "梧竹幽居",俗稱"月到風來亭",位于中部花園的最東面,同"倚虹亭"相鄰。"倚虹亭"是因為靠在形似長虹的復廊上而得名。"梧竹幽居"造型非常別致,四個大大的圓洞門使人馬上聯想起八月十五晚上的月亮。如果您站在亭子里向外看,這四個圓洞門又恰似四個巨大的鏡框,鑲嵌著蘇州園林一年四季的風光。南面桃紅柳綠,西面嫩荷吐尖,北面梧桐秋雨,東面梅花怒放。亭內有"梧竹幽居"的楹額。梧桐,是圣潔高昂的樹;翠竹,是剛柔忠義之物。正所謂:"家有梧桐樹,何愁鳳不至。"兩旁有一副對聯:"爽借清風明借月,動觀流水靜觀山。

             

             

            "雪香云蔚亭"。它位于島的中央制高點。在這里向周圍了望,覺得中部花園像一幅蒼勁古樸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在這幅畫軸上,有高有低,有近有遠,有大有小,有寬有窄,有疏有密,有鬧有靜。

             

             

            湖中島上有"荷風四面亭",這里四面環水,三面植柳,真是絕佳的風景點。"荷風四面亭"上掛有一副對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廖廖幾筆,勾畫出了拙政園春夏秋冬的風景特色。其妙處還有,聯中蘊含著一、二、三、四的序數。

             

             

             

             

             

             

             

             

             

             

             

             

             

             

             

            "香洲"的"洲"同"舟"同音,實際上是一座船型建筑物,可稱為石舫或旱船,似乎是一只官船在荷花叢里徐徐而行。值得一提的是,"香洲"這艘石舫,集中了亭、臺、樓、閣、榭五種建筑種類。船頭為荷花臺,茶室為四方亭,船艙為面水榭,船樓為澄觀樓,船尾為野航閣。

             

             

             

             

            "遠香堂",位于中部花園的中心位置,前面有一條小河種有蓮花,后面有一片水池,廣植荷花。夏天荷花盛開,清香一陣陣飄到堂內,所以取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一文中"香遠益清"之句成了堂名。"遠香堂"四面都鑲有玻璃窗,可以坐在廳里一邊品茶,一邊聊天,一邊看景。

             

             

             

             

             

             

            松、竹、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被稱作“歲寒三友”,“比德”的植物。松風水閣攢尖方頂,由廊間小門出入,其余三面采用半墻加半窗(木質冰裂紋)。屋頂出檐特大,飛檐起翹尤高,整座建筑平面是采用斜過45度角,凌空架于水上,可避陽通風,最適宜于夏天觀景。

            中間小滄浪為一并列的三間水閣,外形別致.似房非房,似船非船,似橋非橋。

             

             

             

             

            "見山樓",古代叫做"藕香榭"。"見山樓"三面環水,似乎蒼龍嬉水。"見山樓"是龍頭,爬山廊是龍身,云墻是龍尾,門洞是龍嘴,曲橋是龍須。"見山樓"上層有蠡殼和合窗,樓下用落地長窗,室內明式桌椅茶幾,梁上懸掛小方什景燈,完整地保留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貌。

             

             

             

             

            綠漪園位于拙政園中部大荷花池的東北角,東邊山島之背面,小亭又是分隔東部和中部長廊之端頭。這里北倚界墻,南瞰水池和東邊山島。

             

             

            從中部花園,穿過"別有洞天"的圓洞門后,就來到了西部花園。

            "別有洞天"其得名于唐章喝之《 對月詩》 :

            “殘霞卷盡出東溟,萬古難消一片冰。
            公子踏開香徑蘚,美人吹滅畫堂燈。
            瓊輪正輾丹霄去,銀箭休催皓露凝。
            別有洞天三十六,水晶臺殿冷層層。” (圖片來自網絡)

             

             

            在別有洞天靠左,疊有假山一座。沿假山上石徑,有一座六角形的亭子位于山頂,這就是“宜兩亭”。登亭可以觀賞中部園區景觀,而在中區也能將小亭納入成為借景。亭體四面安裝冰梅紋隔扇。

             

             

            西部花園的主體建筑是"卅六鴛鴦館";外面看是一個屋頂,里邊是四個屋面;外面看是一個大廳,里邊分為兩個客廳;北面客廳是夏天納涼用的,南面客廳是冬天取暖用的。進門時,圓洞門上方有四個磚雕的篆體字"得少佳趣"。意思是說,進得門來,才能漸入佳境,稍得樂趣。這個大廳建于清代,精雕細刻,擺設考究,氣派非凡。北廳的楹額"卅六鴛鴦館"是清代狀元洪鈞墨寶。

             

             

             

             

             

             

            這里的藍白相間的玻璃窗很雅致,每當盛夏烈日時,陽光透過窗戶變成一道道藍白相間的光束,灑在地上,泛起一陣陣寒意。有興趣的話,可以用眼睛靠近藍色的玻璃窗往外看,只見屋頂上、樹枝上、石塊上、荷葉上,都像是披上了一層白雪。

             

             

            "留聽閣"位于"卅六鴛鴦館"的西面,楹額由清代湖南巡撫吳大澄所書。閣前置平臺,閣內最值得一看的是清代銀杏木立體雕刻松、竹、梅、鵲飛罩,浮雕、鏤雕、圓雕相結合,將“歲寒三友”和“喜鵲登梅”兩種圖案糅合在一起,接縫處不留痕跡,是園林飛罩不可多得的精品。從整體外形看,留聽閣是一個抽象化的船廳,廳前平臺如船頭。李商隱——“留得殘荷聽雨聲”。

             

             

             

             

             


             

            塔影亭取自唐許棠“徑接河源潤,庭容塔影涼”. 聰明的主人在水源將盡處筑了一個小亭,若將整個西園比作一首旋律優美的樂曲,那么塔影亭 就是最后一節音符。嘎然而止的樂曲讓人覺得突兀,而此處有了塔影亭則組成了完整的樂章。更妙的是,不光有亭,還有影,就如曲終遺音余韻不絕,讓人回味。

             

             

            與誰同坐軒成折扇狀。蘇東坡有詞“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軒依水而建,平面形狀為扇形,屋面、軒門、窗洞、石桌、石凳及軒頂、燈罩、墻上匾額、鵝頸椅、半欄均成扇面狀,故又稱作“扇亭”。軒內扇形窗洞兩旁懸掛著杜甫的詩句聯“江山如有待,花柳自無私。”江山風物都敞開胸懷在等待著人們去觀賞;花草樹木更是絕無私心,甘愿奉獻自己了。

             

             

             

             

             

             

            笠亭:“笠”即箬ruò (竹葉)帽,前人曾寫詞贊道:“花間蘿蹬一痕青,煙棱云罅xià(縫隙 )危亭。笠檐蓑袂(mèi)證前盟,恰對漁汀。 紅隱霞邊山寺,綠皺畫里江城?;毖昧欤╤éng)繞瓏玲,坐聽啼鶯。”

             

             

            八角形雙層建筑。山上林木茂密,綠草如茵,建筑好像浮動于一片翠綠濃蔭之上,因而叫做“浮翠閣”。

             

             

            扇亭、笠亭、浮翠閣,地理位置依次是臨水、山中、山巔,它們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由低至高,循序漸進。

             


             

             

             

            倒影樓以觀賞水中倒影為主的景點。樓分兩層,樓下是為“拜文揖沈之齋”,文是指文徵明,沈是指沈周(石田)。中間裙板上刻有鄭板橋的書畫真跡。左有波形長廊相伴,右有“與誰同坐軒”。此樓四周遍植桂花無數,入秋賞罷殘荷賞金桂。

             

             

             

             

            波形水廊從平面上看,水廊呈“L”形環池布局,分成兩段,臨水而筑,南段從別有洞天入口,到卅六鴛鴦館止;北段止于倒影樓,懸空于水上。

             

             

             

             

             

             

             

             

             

             

             


             

             

             

            參觀完畢,在回賓館的路上偶然看見蘇州民俗博物館,免費的,這里放了江南人家婚嫁迎娶、日?,嵤轮?,有簡單的介紹,值得一看。

            蘇州民俗博物館現有“婚俗、生俗、節俗、壽俗及吳歌風俗”等五個展廳。由“人生禮儀、歲時節令和吳歌風情”組成了館內的基本陳列。建館以來,共征集及接受民間捐贈的民俗文物計3000余件,其中二級文物3件、三級文物40余件。并先后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民俗專題調研,其中有人生禮儀習俗,歲時節令習俗,社會生產習俗等各項專題。 蘇州民俗博物館開放“婚俗”、“節俗”、“食俗”三個展廳?;樗渍褂[復原陳列一百年前清代末年南方漢民族的婚禮模式;節俗廳把舊時虎丘山塘街出土全部儀仗再現于觀眾面前;食俗廳正中,陳列一座比較典型的蘇州家居廚房模型。

             

             

             

             

             

             

             

             

             

             

             

             

             

             

             

             

             

             

             

             

             

             

            出來大概是2點多了,獅子林后門的吳門人家是第一選擇,吳門人家建立在一座保存非常完整的狀元府宅第之中,庭院深深,光門口的“蘇州飲食協會理事”牌子就讓你屏息額首進入,這里做著最正宗的蘇幫菜,而吳門人家藏在深巷之中,卻是當地百姓招待家中貴賓之所。

            只可惜這里中飯截止14:00,郁悶呀!遺憾!

             

             

             

             

             

             

            回賓館取行李,下午16:40的火車,結束醉蘇州之旅!

            相關閱讀

          1. 蘇州有個江浙滬十分適合自駕的公
          2. 周末蘇州自駕游去哪里好玩
          3. 蘇州自駕游有哪些好玩的地方?蘇
          4. 蘇州自駕游的一天之恩施大峽谷
          5. 江南水鄉 昆山周莊二日游

          6. 上一篇:江南水鄉 昆山周莊二日游
            与岳后臀在厨房,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美女无遮挡免费直播软件

              <form id="znvfx"><form id="znvfx"><nobr id="znvfx"></nobr></form></form>

                <form id="znvfx"></form>

                      <form id="znvfx"><nobr id="znvfx"></nobr></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