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昆劇傳習所“堅”字輩演員攜乾嘉古本昆劇《紅樓夢傳奇》在北京恭王府大戲臺參加“良辰美景·2019恭王府非遺演出季”昆劇專場演出。優美的唱腔、細膩的表演精彩演繹了寶黛情長、主仆情深的傳奇故事,贏得陣陣熱烈的掌聲。
第十二屆“良辰美景·2019恭王府非遺演出季”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共同主辦,已成為一年一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中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
圖片來源于網絡
《紅樓夢傳奇》是最早改編小說《紅樓夢》的昆劇,被稱為“紅樓第一戲”。全劇共五十六折,由仲振奎最初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也就是程甲本一百二十回《紅樓夢》問世的第二年。仲振奎在京師期間看到《紅樓夢》后立即決定將這部長篇小說的全貌轉化為昆劇,并親自撰詞訂譜,并在嘉慶四年(1799年)首演于揚州。在紅樓戲的眾多版本中,《紅樓夢傳奇》是清代昆壇上被搬演最多的一部,深受民眾歡迎。遺憾的是,隨著昆劇在清代中后期逐漸衰落,《紅樓夢傳奇》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如今僅存詞譜古本。
本次演出的《紅樓夢傳奇》由昆劇研究大家顧篤璜親自挑選劇本并擔任藝術總監。他將仲振奎《紅樓夢傳奇》中的《葬花》《聽雨》兩折與吳鎬《紅樓夢散套》中的《焚稿》《訴愁》兩折合為四折。在此之前,古本昆劇《紅樓夢傳奇》已有100多年未在舞臺上演出過。沉寂百年的經典得以重新演繹,背后傾注了蘇州昆劇傳習所“繼、承、弘”三輩演員的許多心血。本次演出,由蘇州昆劇傳習所“堅”字輩演員沈堅蕓、呂堅琳、吳堅珺、汪堅芳、周堅蘭共同演繹,一桌兩椅呈現了昆劇最傳統和最本真的形態。
《紅樓夢傳奇》著重于體現原著風貌,除了在時間上有所壓縮外,沒有動古本的一個字。四折戲70支曲,使用了67支不同曲牌,都是仲振奎、吳鎬兩位劇作家當年自訂的曲譜。
?。▉碓矗汗锰K晚報)
責編:來希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