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六月,一年一度的高考、中考又將如約而至。每年一到這時候,除了有萬千考生在為最后的沖刺努力著,還有萬千考生家長,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好成績而勞心勞力。
每日的營養餐自然是少不了,畢竟只有吃好休息好,才有精力應對高難度的考試嘛!除此以外,有些媽媽們還會特地去定制一套旗袍,在送考的當天穿上,寓意“旗開得勝”。而爸爸們也會一早趕到蘇州老字號糕團店里,買上一對定勝糕和粽子,寓意“一定勝利”、“高中狀元”。
因此,每年六月,蘇州糕團店的定勝糕銷量與平日相比,往往會翻上好幾倍,甚至不提前預訂的話,根本就買不到!
本期《蘇城尋鮮記》,小i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塊為中高考助力的時令美食——定勝糕。
定勝糕的來歷
說起定勝糕的來歷,民間流傳著好幾個版本,而最為大家熟知的,是與南宋名將韓世忠有關的那一段歷史。
相傳宋朝建炎年間,金兀術進犯臨安,被杭州軍民擊退至平江,闖進了蘇州城。當時,南宋名將韓世忠正在松江一帶駐防,聽說金兵朝北撤退,立即和夫人梁紅玉帶領八千人馬,埋伏在太湖岸邊,狙擊金兵北退。
韓家軍雖然英勇善戰,可八千人馬哪能抗擊十萬金兵。要勝金兀術,須有個良計妙策。一天深夜,韓世忠夫人梁紅玉端著一盆糕點,恭恭敬敬地跑進來對韓世忠說:“將軍,蘇州百姓又送來了幾籮甜糕,慰勞士兵。這一盆糕點,他們說一定要請你品嘗,這是他們的一點點心意。”
韓世忠接過一看,這糕點式樣很別致,兩頭大,中間細,像個定榫。他伸手取過一塊,一掰,只見糕里有張紙條,上面寫著“敵營像定榫,頭大細腰身,當中一斬斷,兩頭勿成形。”
看完,韓世忠高興地說:“我這幾天正在探索敵情,還沒摸出名堂來,可老百姓已將金賊的陣勢給我弄清楚了。照這樣看來,我馬上出兵先把金兵齊腰斬斷,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陣腳大亂,這樣定能取勝。”
于是,韓世忠連夜調兵遣將,像一把飛刀,直向敵營攔腰殺去。頓時,金軍軍心大亂、奪路逃命。太湖一仗,韓家軍大獲全勝,蘇州百姓送的定榫糕,立了大功。因為定榫和定勝諧音,韓世忠就把這糕改名為“定勝糕”。(來源:《蘇州經典美食傳說》潘君明 編著)
后來,又因為定勝糕有吉祥、喜慶、高升的寓意,蘇州人常常把它作為逢年過節、喬遷婚嫁的禮物送給親朋好友。這個習俗,一直傳到了現在。
而近幾年,考試前吃定勝糕的習俗在蘇州漸漸蔓延開,又賦予了這塊歷史悠久的糕點一個屬于新時代的新使命。
定勝糕一般是淡紅色的,兩頭大,中間細,呈定榫狀,通常成對出售,寓意“好事成雙”。
下面,小i就帶著大家去擁有198年歷史的蘇州糕團大王黃天源,看一看一塊充滿歷史感的定勝糕是怎樣制作而成的。
揉粉
將糯米粉和梗米粉以6:4的比例混合均勻,這是制作定勝糕的第一步。
上色
定勝糕的淡紅色,來源于一種名叫紅曲的天然紅色素。蘇州人做醬汁肉,用的也是這種紅色素。
將紅曲混入米粉中,再加入綿白糖和清水,攪拌均勻,米粉就這樣被染上了淡淡的紅色。
篩粉
定勝糕是松糕的一種,所以為了使糕的口感更加松軟,在定型前,還需用細密的篩網將粉團分離得更加均勻細膩。
定型
將米粉小心地撒到模具上,鋪滿一半的空間。接著放入一小塊豆沙餡,再繼續用米粉把剩余的空間填滿。
最后,用一塊板小心刮平整個模具表面,將米粉按壓緊實,并在表面放上幾顆松子點綴。
倒扣過來,一批定勝糕就這樣成型了。
蒸糕
將定勝糕放入蒸箱,蒸10分鐘。在水汽繚繞中,小i聞到蒸箱里散發出的陣陣香味,淡淡的,甜甜的,卻又十分撩撥味蕾。
10分鐘后,美味終于出籠。趁著糕體還熱,黃天源的師傅把定勝糕兩個兩個對疊起來,組成完美的一對。
糯米粉、梗米粉、紅曲、豆沙,這四種原材料組成了這喜慶的定勝糕。軟糯清甜,沁人心脾,承載著一份歷史的厚重,更承載著美好的期愿和祝福。
中高考季,記得買上一對定勝糕和粽子,討個好口彩,給身邊的考生送上一份來自蘇州老字號的“幸運禮物”吧!
黃天源定勝糕
需提前一天電話預訂
每對6元,六對起訂
預訂電話:0512-67704427
提貨地址:蘇州市姑蘇區宮巷觀前街口黃天源糕團供應點
責編:葉思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