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的大城市呆久了,枯燥于三點一線的生活后,總想找個安靜的古鎮過上幾天。即使是短暫的停留,也是極好的。
在蘇州眾多的古鎮古村中,黎里算是比較小眾的一個。這里游客不多,大多數時間都安安靜靜的,老街弄堂也都是一副世俗之外的模樣。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將城市的喧囂拋之腦后 ,老爺爺在門口椅子上聽評彈跟著哼唱,老奶奶在水邊浣洗衣服,每一個黎里人都似乎是這樣不緊不慢地生活著。
黎里的弄堂多而深,堪稱古鎮一絕。 長長的巷弄引人無限遐想,很多巷弄還有著謎一樣的故事。
然而,黎里最不顯山露水的,是它的那些暗藏在古巷中的美食。說起黎里,許多人的印象僅僅停留在黎里辣雞腳這樣特色小吃。其實,黎里古鎮的美食遠不止辣雞腳這一種。來了黎里,保證你帶著一肚子美食回去。
收好這份黎里美食指南
絕對讓你的黎里之旅不虛此行!
01
黎 里 王 記 辣 腳
來黎里,自然要品嘗當地正宗的辣腳。作為黎里飲食文化的一個招牌,王記辣雞腳每天的銷量高達五六百斤。
黎里辣雞腳看著很辣,其實并沒有!酸酸甜甜的,帶一點微辣,特別好吃。老板說,這里面要添加十幾種佐料,每一種佐料放多少都決定著辣雞腳的味道,這可都是祖傳的秘方。
02
老 街 套 腸
早就聽聞黎里古鎮的套腸是在別處很難嘗到的特色小吃,在古鎮逛了一大圈,終于在河對岸找到了這家老街套腸。
不吃套腸就不算真正來過黎里,別看套腸的外表和普通的白煮豬大腸沒什么區別,切開后,你就會感嘆吃貨的智慧是無窮的!
在大腸里面套小腸, 切開后的截面像蓮藕一般,不是多年老師傅的手藝,根本做不出來 。
套腸吃起來口感香糯而又勁道 ,雪白粉嫩的套腸再淋上蔥花和醬油, 嫩滑無比,還透出一股清爽的醇香。
03
馮 記 油 墩
黎里古鎮的油墩也是當地頗有名氣的代表性小吃,色澤金黃,形似三節腰的紙燈籠,質地外酥內軟,味道極美,香醇爽口。
走在黎里的老街上,你會發現好幾家賣油墩的店,但最有名、人氣最高的,還屬馮記油墩。
在制作油墩時,馮記精選精細糯米粉。加清水手工揉捏,揉得粉質韌而不散,再搓成圓形。內餡基本選用豆沙和肉餡。
馮記家里豆沙和多肉油墩都是4塊錢一個,表面炸得金黃。剛出爐的油墩有些燙手,輕輕掰開,里面的餡料一下子就出來了。小i更推薦肉餡的多肉油墩。你可能會質疑,外皮油油的,里面又是一大塊鮮肉,會不會太油膩了?不過,咬一口,你會發現,外皮脆脆的,里面的肉餡也咸甜適中,吃起來非常爽口!
04
袁 記 生 祿 齋
袁記生祿齋,這家創始于清乾隆年間蘇式糕餅店已有100多年的歷史?,F在的店主袁小春為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祿齋蘇式月餅制作技藝項目吳江區代表性傳承人。
這家古樸的小店里,出售蘇式月餅、重麻酥糖、雪餃、綠豆糕、麻餅、核桃糕、白果糕等多種蘇式糕餅。
店里的特色大麻餅有松子棗泥、椒鹽五仁、豆沙、椒鹽等多種口味,推薦大家嘗一嘗,香得不得了!
05
昌 昇 記
燒 麥
作為黎里古鎮的非遺燒麥館,昌昇記顯得有些與眾不同。
南方的燒麥大多是以糯米為餡料的,這家的燒麥則是少有的肉餡燒麥。
主打的這款蛋黃鮮肉燒麥,有著蘇州糕點特有的小巧個頭。皮薄肉嫩,一口一個。
爐 餅
昌昇記不止燒麥有名,爐餅也是一絕。玫瑰冰糖餡的爐餅,看上去不特別,吃起來的感覺卻令人驚艷。
輕輕咬一口,里面的玫瑰冰糖餡就流出來了,甜蜜的餡心,酥香的外皮,簡直是絕配。
06
老 虎 荳 茶 樓
每一座江南古鎮里都有一座代表性的茶樓,老虎荳茶樓之于黎里,就如同三毛茶樓之于周莊,南社茶樓之于同里,都是古鎮慢生活的縮影。
老虎豆其實也就是五香豆,咸甜適口,細細咀嚼,回味無窮。喝一杯茶或綠豆湯,邊吃邊看風景是最好不過了。
除了美食之外,黎里古鎮本身的風景,同樣值得你駐足。
尋一間民宿而住,品味夜晚和清晨的黎里,她沒有矯揉的修飾,沒有游人的嘈雜,更沒有各種的吆喝,經歷了朝代更迭和歲月變遷,卻依然原汁原味地保持著江南水鄉的建筑風格和生活方式。
夜晚,坐在河邊品一杯茗茶,三兩好友聊聊天,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慢生活節奏。清晨,走在古鎮的石板路上,那寧靜古樸、自然清新、端莊典雅的感覺撲面而來。
在黎里,推開一扇木門,就能走進歷史。逛逛黎里古鎮展示中心,走一遍柳亞子故居,看一看端本園,斑駁的墻磚,古樸的木頭,精致的花窗,每一個瞬間都蘊含著黎里的千年古韻。
黎里的寧靜淡然,
像一首流淌的詩,
值得我們漫步其間,慢慢欣賞。
部分內容來源:結棍吃貨局、蘇州微生活
責編:來希妤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