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藍紹敏赴我市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況公祠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挖掘利用好蘇州歷史文化資源,切實把況公祠打造成為內容豐富、形式活潑、意義深刻的政德教育基地,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領導干部政德建設。
明代蘇州知府況鐘在任期間,大力改革弊政,削減重賦,減免苛徭,設倉濟農,興修水利,深受百姓愛戴。況公祠位于姑蘇區西美巷,目前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3月,蘇州市紀委監委啟動了況公祠升級改造項目,項目已完工,改造后的況公祠將于近期對公眾預約開放。
藍紹敏走進況公祠,跟隨講解員,沿著古戲臺、壯闊生平廳、卓越功勛廳、政德潤蘇廳、德言譽贊廳、政德傳承廳、德風綿長廳等,認真觀看展覽展示,詳細了解況鐘的生平事跡和政德品格。況公祠將實景演出講述況鐘平反冤獄故事的昆劇《十五貫》,藍紹敏叮囑,一定要用通俗易懂的表演方式,通過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表現手法,讓劇目真正“活起來”“火起來”。他指出,要用好用活這一蘇州獨有的政德教育資源,創新展覽展現形式,把況公祠政德教育基地的品牌打響,給廣大干部、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吸引力、影響力和震撼力。
在調研中,藍紹敏強調,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要持之以恒加強政德建設,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增強對“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認同,嚴格約束自己的日常行為和道德操守,把家風建設擺上重要位置;要充分發掘蘇州歷史文化資源,把況公祠打造成為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的一個樣本,讓古城豐富的文化遺產在傳承中得到有效利用、發揮更大效益,使文物保護成果融入城市生活、惠及人民群眾,真正做好“文旅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市領導黃愛軍、俞杏楠、劉樂明、金潔、王飏,市有關部門和姑蘇區負責同志參加調研。(摘自:蘇州日報,記者:趙焱,本站編輯:咨詢中心趙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