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疫當前,這個冬天似乎格外漫長,春姑娘似乎也放慢了腳步。
往年來高新區“賞春”是一件令人頗為期待的事情,而今年因為疫情宅在家許久了,這段時間我們開始分外想念那近在咫尺的旖旎春光。
記憶中高新區的春天,有暗香浮動的紅梅報春,有紅霞萬點的十里桃花,有萬里無云的湛藍天空,有芬芳遍野的爛漫山茶。
陽春三月的腳步越來越近,縱情山花爛漫間還能想象著,踏著自然的節律日出而作,與山水林木共歡樂,伴鳥獸禽魚同優游的愜意生活。
對于蘇州人來講,不同的節氣賞不同的花朵,充滿儀式感。一年一度的“賞梅”則是一場與晚冬的告別儀式,或偕同家人,或獨自前往,蘇州人從不爽約。大陽山國家森林公園、白馬澗龍池風景區、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早已春色滿園,不為天地爭春,只為獨自綻放。
敏感多情的詩人,總是能最先探知梅花的獨一無二。宋代詩人張功逋在他的《品梅》中,描述了賞梅的"二十六宜",淡云,曉日,薄寒,細雨,輕煙,微雪,清溪,晚霞.......每一個意境,都是絕佳的畫卷,清雅至極。
大陽山森林公園的片片“紅艷”俏立枝頭,有的含苞,有的怒放,有的還在羞澀中……卻都已幽香四溢,讓人心曠神怡。一切的生命,都要在春天里盡情舒展。所有的情緒,都要在這一刻盡情釋放。
游人三三兩兩的在蘇州太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梅樹下拍照,衣?飄飄,滿臉喜悅。微風一吹,揚揚灑灑的梅瓣飄落在肩下,甚是浪漫,“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沒有哪一種花能如梅花,花開花落皆能詩意滿滿。
乍暖還寒的早春,朱砂梅憑著一樹的紅,艷壓群芳。
金錢綠萼梅,顏色如其名,蕾期是淺淺的綠,盛開時花色變白,如玉似蝶。
黃香梅,“花外見晴雪,花里聞香氣”,梅香持久,環繞一周竟能沾襟染袖,暗香浮動。
和櫻花聲勢浩大的綻放不同,梅花自帶古典靜謐的美。粉宮綠萼,全是唐詩宋詞里的意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