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磚一瓦皆有情
用心力和精力慢慢修筑
用時間和磚瓦點滴砌筑
錦溪磚窯的文化記憶
歷史溯源
在水鄉錦溪
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
“三十六座橋,七十二只窯”
這里
曾經遍布制作金磚的窯廠
其金磚文化和古窯文化
也成為錦溪歷史文化中
濃墨重彩的一筆
何為金磚?
金磚
是
中國磚文化的最佳物質載體
代表皇權對磚這一建筑材料的最高要求
金磚如何制成?
以土為坯,以木為燃
以火為窯,以水為窨
以金為質
加工周期長達“凡百三十日”
燒制出的金磚
尺寸較大,質如墨玉
“其聲敲之如金玉石磬”
華夏名磚集五行之大成者
非金磚莫屬
在五湖三蕩的錦溪
蒼茫一色的長白蕩西側
有座三面環水的濱水村落
——祝甸村
這里,是歷史上金磚的制作加工地
有著悠久的燒磚文化和歷史
現存明清古磚窯十余座
如今,歷經世事變遷的古磚窯,依舊佇立在此。走近看,每個古窯依次由一根煙囪、一個小土山一樣的主窯體和一個窯房組成,窯房直對著浩瀚的長白蕩。
雖然
磚窯時代不再
但是
人們對磚窯的記憶永存
長白蕩邊,水泊岸浮
錦溪祝甸古窯文化園
也成為眾人體驗特色磚窯文化
感受昆山民風民宿的新去處
古今傳承
磚窯文化的復興之路
祝甸古窯文化園
將新時代的創意
注入舊時光的記憶中
對現存磚窯
進行適當保護性改造
使得古磚窯文化煥發新生
將舊磚廠加以改造
建設一座磚窯博物館
用以紀念和傳承祝家甸村燒磚的歷史
磚窯博物館內設計了地道風系統,利用原來窯體內冬暖夏涼的空氣,作為屋內溫度調節的系統。建筑材料均采用當地生產的磚瓦,同時,這些材料的應用也兼具了祝甸村傳統燒磚文化的展示功能。
在此
可觀看磚瓦生產實景演示
也可漫步在磚文化展示區
感悟獨特的磚窯文化色彩
在此
民宿酒店為磚窯主題配套功能用房
保持了村落原有的院落空間
讓人能夠靜下來
慢慢地欣賞展陳
靜靜地品味咖啡香茗
春日已來
請讓我們共同期待
待陽光明媚的那一天
走進祝甸村
因喜愛而漸漸熟悉
愛上這里的磚窯文化
向著暖陽
遇見心中的詩和遠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