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中區金庭鎮金庭路5號,有一家名為園林雅舍的旅館。之所以名為“園林雅舍”,是因為這家旅館里確實有一座園林——雖然面積僅130平方米,但它具備了蘇州園林的各種基本要素。
不久之后,這座迷你園林將掛上蘇州市人民政府頒發的“蘇州園林”身份牌,編號為103號,正式成為蘇州園林家族的一分子,成為拙政園、獅子林們的“小兄弟”。屆時,納入《蘇州園林名錄》體系的園林將達到108處,“天堂蘇州,百園之城”的目標將初步實現。
“百園之城”的名號越叫越響,但蘇州園林保護的步履卻無法輕松。
就在6月底,獅子林假山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探損”工作。因為游客人流量太大,管理處擔心假山承受不住?!疤綋p”工作,在蘇州園林保護與開放的歷史上,較少開展。7月下旬,獅子林水體“探損”也將全面展開。獅子林正在展開的“探損”工作,將為這座江南名園未來的開放和保護提供更為精確的科學依據。
在蘇州公布的百座園林之中,有的人滿為患、有的破損不堪、有的大門緊閉、有的默默無聞……蘇州園林的保護和開放,看似矛盾,實則辯證統一。如何破解百座園林“冷熱不均”的尷尬?園林的開放與保護之間該是怎樣的辯證關系?“百園”的格局能否推動蘇州旅游業的轉型升級?納入《蘇州園林名錄》中的私家園林該怎樣監管保護?這些問題都有待探索。
私有—公有—大眾—分眾
蘇州園林走向個性化開放
“放眼全國乃至全世界,還沒有哪一座城市像蘇州這樣擁有如此鮮明的園林文化?!碧K州園林和綠化管理局遺產管理處處長陳榮偉告訴記者,蘇州園林的歷史發源于春秋,最早是吳國國君的王家園林;魏晉時期形成了自然山水園林;到了宋朝,隨著山水畫的興起,蘇州出現了文人寫意山水園林;明清兩朝是蘇州園林的鼎盛時期,達250多處。
然而,大量的蘇州園林在歷史長河中煙消云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蘇州園林進行了三次普查,結果一次比一次令人揪心:1959年存有91處,1982年存有69處,到2013年僅存53處。
陳榮偉介紹,歷史上的蘇州園林絕大多數是私人財產,到了1950年代全部成為國有,有的成為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生產場所,有的成了職工宿舍,有的成了大雜院式的直屬公房,不少園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面對蘇州園林急劇減少的嚴峻態勢,2014年,蘇州市展開了蘇州園林分類保護工作的序幕,2015年,在多次尋訪、征集、考察的基礎上,第一批33座園林列入《蘇州園林名錄》,緊接著2016年、2017年,第二、第三批《蘇州園林名錄》隨之公布。目前,前三批納入《蘇州園林名錄》的共有90處,第四批18處公示工作已經結束,即將授牌。
在公布《蘇州園林名錄》的基礎上,蘇州出臺了蘇州園林分類保護辦法。根據園林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保護狀況、管理水平等,蘇州園林的保護被分為三類——
全面保護類: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園林要素完整、造園藝術水平較高,園林格局和歷史風貌較好的蘇州園林;
修復保護類: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園林要素基本完整,園林格局和歷史風貌基本保存,需搶救修復的蘇州園林;
遺址保護類:具有特定的歷史文化和藝術價值,園林要素不全,園林格局基本保存,需嚴格控制的蘇州園林遺址。
陳榮偉表示,蘇州園林的保護工作正按照分類保護辦法積極推進,比如去年夏天,柴園修復對外開放;今年4月29日,可園二期修復開放;目前,塔影園正在修復中,詹氏花園預計今年10月動工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園林名錄》中的園林并非全是古典園林,也并非全是國有資產,陳榮偉對此解釋道,“百園”體系突破了權屬、文保級別等藩籬,它保護的是所有蘇州園林,“對于名錄中的每一座園林,我們每半年要巡查一次?!?/p>
經歷了從“私”到“公”,目前,蘇州園林正在進入“眾”時代。陳榮偉介紹,市委、市政府積極鼓勵各類園林對外開放,讓市民共享“百園之城”,《蘇州園林名錄》中的園林開放率要爭取達到90%以上。
位于吳中區東山鎮楊灣寺前村的道勤小筑(又名勤園),是一座私人住宅,主人紀建平是一名園林發燒友,從2011年開始他花了3年時間,自己畫圖、施工,耗資800余萬元建起了這座當代蘇州園林。去年,道勤小筑進入《蘇州園林名錄》,今年4月起,每個月的第一個雙休日免費對外開放,開放方式為預約制。紀建平告訴記者,到目前已經接待了400多名參觀者,“古人云‘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能夠和廣大市民共享我的作品,是一件很開心的事?!?/p>
“過熱”和“過冷”都不正?!@林保護與開放的辯證法
獅子林展開了為期一個月的假山“探損”工作,這項工作將為“假山王國”的開放與保護提供更多科學依據。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拙政園接待人次高約185萬,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獅子林等園林上半年入園人次也有不同程度上升。作為名園景區,游客蜂擁是常態。以拙政園為例,從4月份旺季開始,每日入園人次平均在1萬左右,而五一小長假期間,日入園最高峰達到3萬人次之多。
與“熱門”園林人滿為患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些“冷門”的園林常年門可羅雀,比如石湖漁家村的“漁莊”,雖然對外開放,但連很多老蘇州都不知道她的存在。還有部分園林,目前仍是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經營場所或者私人住宅,公眾無法入內。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古建筑保護聯盟副主席丹青認為,無論是“過熱”還是“過冷”,都不是蘇州園林的健康狀態。
丹青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園林需要有一定的人氣,適度的開放有利于保護。另一方面,以文人寫意山水為內核的蘇州園林,需要一個合理的開放度,“蘇州園林是需要靜下心來欣賞品鑒的,如果園林里擠得像廟會一樣,游客只能匆匆‘到此一游’,欣賞和品鑒根本無從談起,這種局面只能破壞人們對蘇州園林的印象,同時對保護工作也非常不利?!?/p>
丹青認為,蘇州園林的保護與開放的辯證關系,應該遵從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保護好蘇州園林的‘原生態’,在此基礎上適度開放利用?!?/p>
據悉,從今年年底起,拙政園將逐步改變目前的窗口敞開售票模式,效仿故宮博物院推行網上預約制,此舉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將開放度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從而實現開放與保護之間的平衡。
陳榮偉介紹,之所以要鼓勵更多的園林對外開放,一方面是為了讓市民共享“百園之城”,另一方面是希望越來越多對外開放的園林為拙政園、獅子林們減壓。
丹青認為,“百園之城”的格局有可能促進蘇州旅游業的轉型升級,“每一個園林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可能成為吸引游客的增長點。旅游企業可以設計一些獨特的園林產品線,把散布在蘇州各處的園林串起來推介給游客?!?/p>
丹青表示,“百園之城”還可以為蘇州旅游業從“觀光游”轉向“體驗游”提供一條新路徑?!皬哪撤N意義上說,蘇州園林是蘇州人追求‘天人合一’人居環境的產物,是蘇州人精致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走進一座小巧精致的蘇州園林,體驗正宗的蘇式生活模式,對游客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痹跀y程旅游網上,游客們對西山島園林雅舍旅館的評價印證了丹青的觀點,記者注意到,該旅館獲得了97%的推薦率,在游客們發布的圖片中,這座130平方米的迷你園林出鏡率極高。
旅游業界相關人士認為,越來越多的蘇州園林特別是古城范圍內園林的開放,將在一定程度上助推蘇州歷史文化名城邁向全域旅游目的地。
監管和保護面對法律真空 造園“私”與“公”的悖論
相城區陽澄湖鎮的后樂園,將成為最新向市民預約開放的蘇州園林之一。
和道勤小筑一樣,后樂園也是一座當代私家園林,園主林少駿是一名來自上海的企業家。林少駿告訴記者,他向來酷愛蘇州園林,2002年來到陽澄湖鎮發展后,漸漸萌生了自己建造一座蘇州園林的想法。2005年,林少駿的造園夢想付諸實踐,并有幸得到了著名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指點。這座占地43畝的園林耗資數千萬元,僅太湖石就使用了1700多噸,其中的假山主峰重達800噸。林少駿介紹,后樂園的最大特點是博采蘇州古典園林眾長,比如書房“聞道齋”就是以網師園的殿春簃為藍本,石拱橋則借鑒了拙政園的“小飛虹”,“我們請了蘇州香山幫的工匠來施工,建材和技藝都嚴格遵循蘇州園林的傳統,因此,這可以稱得上是一座原汁原味的蘇州園林?!?/p>
林少駿表示,后樂園雖然是他投資建造的,但本質上“不是他私有的”,“特別是去年進入第三批《蘇州園林名錄》后,這座園子就成了蘇州園林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從來就不是私人獨享的?!?/p>
基于這樣的觀點,后樂園建成后逐步走上共享的道路,雖然尚未正式向全體市民開放,但已經向蘇州市的醫護工作者開放,并且成為小學生的寫生基地。
雖然林少駿認為后樂園是一個“公共文化產品”,但是,園子的日常管理維護仍需要他自己埋單,他的助理透露,園子剛剛進行了一次簡單的全面維護,耗資達76萬元。
面對這樣的事實,林少駿不得不承認,私家園林的私人財產屬性和它的公共文化產品屬性之間有沖突。
市園林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有部分進入《蘇州園林名錄》的私家園林的業主不愿對外開放,可能正是出于對私有財產的保護,對此,他們表示可以理解。
林少駿還有一層憂慮:雖然不少私家園林已經進入了《蘇州園林名錄》體系,但對這些園林的監管、保護,相關部門似乎缺乏抓手,“舉個極端的例子來說,要是哪一天某個私家園林的業主心血來潮,把園子拆了開發房地產,該怎么辦?再比如說,某個私家園林的業主因為資金問題而無力維護任由園子破敗,又該怎么辦?”林少駿認為,他并非杞人憂天,“當代私家園林雖然進入了《蘇州園林名錄》,但在監管和保護方面仍有著很多不確定因素?!?/p>
記者發現,目前有關蘇州園林監管保護的法律法規中,均未涉及當代私家園林。
丹青認為,蘇州的“百園”體系,要保護的不僅僅是園林本身,更是蘇州園林的文化和技藝,“要把蘇州園林的文化和技藝傳承下去?!?/p>
對于近年來不斷涌現的當代私家園林,丹青表示這正是蘇州園林技藝傳承的體現,是當代蘇州人續寫蘇州園林文化的篇章,若干年后,這些園林中也有可能出現文化遺產?!鞍阉齻兗{入《蘇州園林名錄》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需要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來對其進行監管約束?!?/p>
林少駿表示,在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修訂、完善之前,可以嘗試建立行業協會,讓私家園林先自律起來。(摘自:蘇州日報,記者:張偉、高巖、高戩,攝影:杭興微、徐志強,本站編輯:咨詢中心章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