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十大古鎮分別是周莊古鎮、同里古鎮、甪直古鎮、木瀆古鎮、千燈古鎮、錦溪古鎮、光福景區、震澤古鎮、蘆墟鎮、銅羅鎮。
推薦周莊古鎮、同里古鎮、甪直古鎮。
1、周莊古鎮
周莊古鎮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位于蘇州城東南,位于昆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周莊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
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筑風貌。周莊古鎮主要景點有富安橋、雙橋、沈廳等。2007年周莊鎮通過國家旅游局“國家首批AAAAA級旅游景區”。
2、同里古鎮
同里古鎮屬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于太湖之畔,緊靠市府所在地,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
鎮區內始建于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同里古鎮1980年被列為國家太湖風景區景點之一,2010年被國家旅游局評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3、甪直古鎮
甪直古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于蘇州市東部,西距蘇州城區18公里,東距上海58公里。甪直古鎮是具有2500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水多,橋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主要的景點有保圣寺、葉圣陶紀念館、江南文化園等。
甪直古鎮先后于2001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風景區、2003年被命名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04年被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鎮、2008年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1年被命名為中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2012年被列入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探詢古鎮的歷史云南麗江束河古鎮束河,納西語稱“紹塢”,因村后聚寶山形如堆壘之高峰,以山名村,流傳變異而成,意為“高峰之下的村寨”。是納西先民在麗江壩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鎮,也是納西先民從農耕文明向商業文明過度的活標本,是對外開放和馬幫活動形成的集鎮建設典范。束河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于2005年入選CCTV“中國魅力名鎮”。概況開通于唐代的茶馬古道,從滇南經麗江直達西藏拉薩,經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運營發展,促進了沿線各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束河即是麗江壩子中保存完好的驛站,199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丹鳳含書之地束河坐東朝西,背風向陽,村后山林為玉龍山南下之余脈,山形秀麗,植被茂密,白沙巖腳院有鳳凰山,為麗江木氏發祥之地,至束河山形再變,呈祥瑞之象,堪輿家稱為“丹鳳含書之地”,預言文化昌盛,興旺發達。清泉之鄉村北柳蔭深處有九鼎、疏河兩個龍潭,泉水清澈、波光閃爍,分為三河水系,沿房前屋后、菜園田邊穿流而過,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鄉之秀。皮革之鄉由于茶馬古道的發展,產生了各種商品需求,至明朝,木氏土司延聘一批江南工匠,定居束河,此后,該地成為滇、川、藏交界地域內著名的“皮匠村”,出產皮鞋、皮貨、麻線、鐵器、竹器等,束河工匠的足跡走遍茶馬古道的每一個角落。農耕圖騰耕牛在古老的村寨內健步而行,叢林般的糧架聳在青龍河畔,構成納西族農耕文化的圖騰標志。茶馬遺跡古老的石橋,光滑的石板路,高突的上馬石,馬鍋頭的豪宅,還有馬鞍、馬鈴、馬燈、皮口袋、酥油桶,以及來自印度、尼泊爾、西藏的各種舊貨,撫今追昔,讓你浮想聯翩。
顧炎武故居怎么樣很漂亮的園子啊,非常大,個人感覺不遜于蘇州的園林,非常值得走一走
顧炎武紀念館的顧炎武故居顧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愛國學者,他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世名言,成為一代又一代旨在報國炎黃子孫的座右銘。顧炎武在故鄉千燈居住了39年,為了保護這一歷史遺存,1997年昆山市政府撥款對顧炎武故居進行了修復,2002年千燈鎮人民政府投入巨資對故居、祠堂和墓再次進行全面修繕。顧炎武紀念館占地60畝,建筑面積5450平方米。
千燈古鎮在哪個城市?是誰的故居?
顧炎武故居-千燈古鎮占地30畝,位于故居西南側,與故居祠堂及墓均相通。是依史恢復修建的融湖光水色、歷史人文為一體、具有江南私家園林...千燈古鎮地址: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尚書路1號